前幾天有一篇很熱門的文章 軟體工程師的創業陷阱-接案,寫創業千萬一開始不要接案,否則你會掉入大坑。這篇的論點我相當同意。
我曾經一邊開過接案公司一邊做軟體。雖然一直以來收入不錯,但是做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發現許世杰前輩在 FB 講的這一段話 了
「因為不管你再有能力,它的本質就是一個營收與人力規模必須同時保持比例成長的行業。它的核心競爭力始終就是規模,成本,與人力資源效率。然後,身為一個專案公司的老闆,不管你經營的再成功,你的公司永遠無法超越TCS 這類印度公司早在2004年就已經達成的成就。」
追根究底,接案是一個很難 Scale ,很難「成長」的生意。尤其台灣接案付款的方式又跟歐美的「慣例」截然不同。
如果談判不夠強勢以及現金流掌握的不夠好,非常容易翻船。而且現金流本身有一個弔詭性,客戶開票(不一定是票,有可能也是分期)給你,但你發薪水絕對是「即期」現金進去員工戶頭。一來一往,接案公司老闆會呈現非常大的現金壓力。(甚至我知道有人接案是接到一屁股債...)
(特別是如果客戶故意改變驗收條件,或中間有什麼講不清楚的糾紛,或者純粹就是公司自己專案控管不好。而你賺不賺錢甚至跟你的「開發技術」與「專案管理技術」一點正相關都沒有 XD)。
好,反正每個接案公司老闆大概都知道我在講什麼。很多檯面上不能講,員工也不能知道,只能自己吞下去的事。這裡跟主題無關,我就先省略,有空再重新回來講。
今天要講的是外國接案公司怎麼 scale 的策略。最近我用了一間服務 SketechDeck,我覺得這間公司的策略相當不錯,很多台灣公司可以借鑑的地方,所以拿出來分享。
我覺得台灣做服務的公司的一個弱勢:就是永遠停留在小作坊狀態,所以無法 scale。
什麼是小作坊狀態呢?
就是
- 土法煉鋼,即使知道現在的流程不科學,也沒有心去改善
- 不去蕪存菁。即使引進強的員工,也沒有心將強者員工的「技術」「保存」下來,提升整體戰力
- 不 automation。有一些流程在公司幾乎已經是 pattern 了,還是堅持不開發簡單自動化技術。一旦僱用每個新人都重頭來過,每筆交易都 freestyle。造成品質不穩定,以及擴張速度慢。
做產品有這樣的狀況已經很致命了,如果接案公司還是這種狀況還想做產品更致命。
How do I know SketechDeck
我第一次知道這間公司是在 Sam Altman 的 Startup School 課程,看到他的 slide 最後一頁的廣告。Sam 把他的投影片外包給 SketechDeck 去「美化」。於是我就好奇連過去看,這間公司是在做什麼的?
結果發現是一間 Design Firm。有趣的是我第一次接觸 SketechDeck 時,還沒有意識到它「前身」其實是一間「投影片」外包美化公司。我以為他是一個 Design Firm。因為它的價目表 上面說他提供這些服務。
OK。我就覺得這真是太棒了。看到這個價目表,我就覺得這個公司報價方面似乎做得不錯(?),因為這些都是設計的「常見類型」,我可以很快地知道一個專案報價。不會有做一個東西做到錢包爆炸的可能性。但是我還是沒有 Enroll。
直到後來公司有一個機會,我們要 Redo 網站一些東西。Inhouse 的 Designer 忙不過來。
有 Inhouse 的 Designer 的好處是有東西要做可以隨時面對面溝通。
壞處是
- 如果當你的團隊 RD 數量與開發速度遠大於 Designer Team 的時候,公司產品開發線就會塞住。
- 而且要是如果 Design Team 做的東西「完全歪掉」,龐大的 RD 能量就會完全被浪費。
- 有 Sense 能夠作出一定 production 水準以上的 Designer 很難面試得到。(我在矽谷真的可以深深體會到台美的「技術差距」,但這一點我覺得是生態造成的練習機會不夠)
所以我有這個機會去外包給 SketechDeck 試看看。SketechDeck 的服務老實說「真的不貴」,就算是整個 project 的 Fixed Price,說真的跟台灣的設計 Firm 來比,也真是天差地別。
因為我看上 SketechDeck 的是它的穩定 Outcome 與 Deliver Speed。我當時外包了兩個 project,兩個 project,一個在 5 個工作天內完成(是一份 Landing Page),一個在 3 個工作天完成(是一套 FB Image)。
這個速度相當的驚人,一般來說,在台灣你外包出去一個設計案,1-3 天內能收到第一個版本,就算是設計師積極配合了,更不用說到要跑幾個 Interaction 衝到 Final Deliver。這個過程大概三週以上跑不掉。而且你還不知道設計師會不會...跑掉。
我當時會被他們震撼的幾個點
1. 非常快的交貨速度。
當我在他們的「專屬」後台,根據客製表單寫好我的需求,描述想要的風格,以及希望的交貨格式以及 Sample 數量,我很快在「下個工作天」,就收到 Sample。當我收到第一個「Sample」,給出我的 feedback,我又在「下個工作天」收到修改。我第一次提交需求是在星期五,這個四頁的設計是在下一個星期五結案(中間 interaction 只花了 4-5 次)。
據說他們的設計師在世界各地,所以可以做出 24/7 這樣輪番上陣。
2. 清楚透明的估價。
他們設計了一個「專屬」後台。有一些先定義的問題,比如
1) 你這次想要做什麼
2) 你想要的風格
3) 公司設計 Guideline,色盤,Logo 圖案
4) 你要幾個 Sample
5) 設計總共要幾頁
6) 你有指定字體嗎?
7) 你有建議的參考素材嗎?
8) 你有指定 deliver 的格式嗎?
9) 你有指定的設計師程度嗎?( Junior, Normal, Senior, Director 的報價不一樣)
根據你填的資料,給出一個 Fixed 的指定報價,用信用卡先行收款。
3. 容易合作的後台、流程,即時的客服回應
1) 設計師每次交稿,我都可以在後台看到這是 V1, V2, ....,一直到交貨的版本(還有標注可能的預估接案時間)
2) 交稿之後我可以直接在設計稿上 comment,我喜歡這一個,我不喜歡那一個,建議怎麼修改。
3) 有客服後台。設計師可能不在線上,但是他們專案經理或客服會在線上。所以有任何專案的疑問可以直接留言。
我發了兩個案子,都是同一個匈牙利設計師幫我做的。在這過程中,我根本沒跟她「直接實體」講到話,她卻準確做到我要的需求。這讓我很放心把後續案子再交給他們。
另外,每次睡醒要上班前,就有稿子等著我看,內心實在很爽。
4. 無限開平行 project
前面提到苦惱的就是設計師不夠用。SketechDeck 標榜的就是「他們 On-Demand 24/7 的設計團隊」。
你可以利用它們先行把想要的 prototype 做出來,等 RD 團隊有空時排進去做,而不需要去等 Design 的 queue。
(因為報價表單上沒有全列出設計類型,我有寫信去問,他們說有做網站設計,UX,以及 App 流程設計)
What is SketechDeck? & How do they scale?
我後來有去查了一下 SketechDeck 在 TechCrunch 的背景資料以及實際跟 Founder 小聊(因為後來我們直接跟他簽月費 plan 算小時)。他們原本是做 Deck 起家的,起因是因為他以前在麥肯錫上班,他們公司都用印度的外包公司幫忙修投影片。他覺得把這門生意做成規模話也許有搞頭,才成了 SketechDeck。
當然現在擴展到除了 Deck 外,常見的 Design 都做。而且 CEO 希望將今年的生意規模成長到是去年的 10 倍,他說他想要把這門生意拓展成 「設計界」的 Uber (他們簽了超多世界上的設計師,並且 Inhouse 有專案經理以及創意總監在 Review 成品)。他們是 YCW 2014 這梯的。公司是在 2013 年成立的。
Well,雖然我不知道 SketechDeck 最後會長成什麼樣子。但他們的確成長速度驚人。整套設計發包出去的流程也順暢無比。價格又非常有優勢。我甚至個人也想跟他們簽約了。
就一個「接案公司」,能夠把流程「產品化」,同時達到高速的成長率。他後面的想法,執行步驟與行動力,是很令人值得效法的。
這是我想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